放眼全球,历数那些曾崛起的强国,不论是从前辉煌的“日不落帝国”英国,或是历史悠久的资本主义大国德国与法国,抑或是现今正逐步衰落的美利坚,无一不与“战争贩子”的形象紧密相连。
他们四处挑起纷争,借此机会为自己谋取私利。
然而,我国实为特例,自建国至今已逾七十年,我国未曾主动挑起任何战事,却成功跻身世界一流经济强国的行列。这一成就,不免让西方世界颇感不服。
原因究竟何在?
引发战争,谋取利益
2022年6月,普京总统在第25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指出,“我们的西方盟友依旧沿用上个世纪的思维模式,将其他国家视作殖民地。”
在二战前夕,西方列强的殖民势力已蔓延至世界各地,亚洲、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众多国家无一幸免,遭受了西方强权残酷的掠夺。
二战的硝烟散去,反殖民主义的浪潮如潮水般涌动全球,昔日列强被迫割舍了其殖民地,众多小国也纷纷扬起独立的旗帜。然而,殖民主义的阴影却并未随之消散。
普京曾言,西方的政策实则比“掠夺性殖民”更为隐蔽,其手段宛如“吸尘器”一般,将贫困国家中的财富尽数吸纳,只留下微薄之余。
普京指出,自冷战结束以来,美国眼中充斥着对利益的追逐,而责任感却显得淡薄。每当美国对某国产生不悦,它便会动用其霸权地位,随心所欲地掠夺别国的资金与资源。
不得不说,普京直言不讳地揭示了美国在“民主自由”口号掩盖下的真实面纱。
首先,美国之经济的繁荣,实则是以其他国家为代价,借美元的全球霸权地位而实现的。
二战落幕之后,美国主导构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,确立了美元作为全球主导货币的地位。自此,美联储便运用加息、降息以及增发货币等策略,操控经济周期,对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上的吸纳。
正因如此,尽管美国背负着巨额债务,却并未显现出崩溃的端倪。然而,这一切的代价却是众多第三世界国家长期陷入贫困的泥沼。
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以来,美国将目光转向了“工业之魂”石油,并将美元与之紧密相连,构筑了石油与美元的体系,旨在持续地从全球范围内获取收益。
这一进程不可避免地触及了与中东国家之间的利益纠葛。为此,美国不惜将中东地区推向战争的边缘,频繁制造冲突,最终确立了美元在全球的霸主地位。
有数据表明,自1945年起,美国历任14位总统共催生了30场大规模的冲突。
战火蔓延至亚洲、欧洲、非洲、北美及南美五大洲,诸多小国遭受武装干预,由此导致的流离失所者数量庞大,难以计数。
除了亲自挥舞武力欺凌他人之外,美国亦擅于操控所谓的“代理人”战争。
譬如,在俄乌冲突的幕后,美国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,而以色列则成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一枚楔子。
众多阿拉伯国家尚未完成统一,中东地区弥漫着一片混乱,这正是美国所力求达成的根本目标。
显而易见,美国作为世界强国的地位,其稳固与战争的助力密不可分。
若非二战期间凭借战争大捞油水,美国便无法在战后崛起为全球超级强国;同样,若非四处煽动纷争,其霸权地位亦难以达到如此稳固之境。
同样,英、法等西方国家亦然,为推动本国经济繁荣,不惜采取侵略策略,推行殖民主义,甚至不惜策动政变、煽动内战,以图维护和攫取殖民利益。
我国发展有何特点?
独和平发展之路
1949年10月1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,自此百业待兴。历经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洗礼,我国人民承受了深重的苦难,工业基础设施亦遭受了严重的破坏。
不仅如此,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,对新中国实施了严格的经济制裁以及物资禁运措施。
面对这一严峻局面,我国毅然选择集中资源,全力振兴国民经济,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难题。
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,农业领域投入了巨额资金,用以在淮河、黄河流域建设防洪工程。此举一举扭转了旧中国江河堤岸长期失修、水患频发的困境,显著提升了农田的灌溉水平。
得益于这些基础设施的助力,农业生产迎来了显著飞跃。至1952年,全国粮食总产量已飙升至16393.1万吨,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近50%。
与农业领域的成就相较,新中国在工业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尤为显著,更令人赞叹不已。
从采矿业、钢铁制造业等重工业领域,到纺织业等轻工业板块,均实现了复兴,东北工业基地再次绽放出耀眼的光彩。
截至1952年年末,我国的主要工业及轻工业产品产量均已突破历史最高纪录。
历经三年的不懈努力,我国经济实现了77%的快速增长,国民经济亦迎来了全面复苏与初步发展的新局面。
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经济迅速崛起,工业体系日趋健全,规模由原先的微薄壮大,技术水平亦由落后走向先进,成功完成了从单一产品向种类繁多的历史性跨越。
“中国制造”已步履全球,从美国纽约的时尚店铺,到东南亚各国的小型超市,其商品的身影无处不在。
近年来,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,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列。2023年,全年经济总量突破126万亿元,同比增长5.2%。
其增长速度不仅超越了全球预计的3%左右,更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居于领先地位。
与此同时,我国科技实力正迈向世界前沿,无论是在5G通信、人工智能领域,还是新能源产业方面,“中国制造”正逐步蜕变,迈向“中国智造”。
海盗国与礼仪国
显然,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不仅与美英等国家不相上下,更在多个领域展现出显著的优势。
然而,或许大家并未留意,自我国七十多年的发展史中,未曾主动挑起任何一场战争,更遑论通过战争手段来掠夺资源、积累财富。
这是怎么回事?
起初,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历史传承及文化积淀方面,存在着显著的差异。
西方国家在近代所实行的残酷殖民政策,实则不过是其发家史的延续罢了。
在15世纪末叶,西班牙与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率先掀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,他们以海盗般的掠夺手段展开了探险,进而开启了海外殖民的神秘之门。
在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,西班牙、葡萄牙,继之而起的还有英国与荷兰等国,它们所采用的手段无不极端暴烈。
对原住民的灭绝、奴隶贸易的盛行,已是司空见惯的现象。在这些不发达的国家,资源与市场被他们所垄断,他们也因此积累了“第一桶金”,为后续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石。
自18世纪起,昔日盛行的蔗糖、烟草与奴隶贸易的声势逐渐减弱,而被棉花、羊毛、燃料以及金属等工业原料所取代。
继而,殖民者的触角延伸至资源丰饶的亚洲与美洲,印第安人的噩梦亦由此拉开序幕。
自英国殖民者踏上北美大陆以来,他们通过传播疾病、发动血腥的屠杀等手段,无情地占领了原住民的土地。
在美国,亦然如此。有人曾言,“美国的建国历程,实则是一部残酷的种族灭绝史”,此论断并非无稽之谈。
自1776年美国诞生之日起,该国便发动了超过1500起攻击,对印第安人进行了残酷的屠杀,侵占其领土。至1900年,原本500万的印第安人口锐减至仅剩23.7万人。
正因为如此,英美等西方国家在历史上,抢劫与殖民成为了其崛起的起点。即便步入近现代,他们对掠夺的路径依赖依旧根深蒂固,难以改变。
战争,作为最为高效的掠夺手段,在欧美国家的发展历程中,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。
然而,中国的情形则截然不同。自古以来,我国便被誉为礼仪之邦。即便是对我国持敌对态度的外来民族,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,亦逐渐融入并成为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。
对中华民族而言,追求和平发展、实现共同繁荣,始终贯穿于历史的长河。
自新中国成立以来,我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,这一理念亦铸就了我国长达七十余年的经济辉煌。
其他方面的不同
除却历史所铸就的民族特质,西方国家普遍秉持利益至上的原则,而资本家则牢牢掌控着这些国家的政治格局。
在国内,他们掌控着大型企业,对普通民众进行压迫,加剧了贫富分化现象;而在海外,他们大肆征收重税,利用跨国资本剥削第三世界国家,进而引发诸多地区的动荡与混乱。
自特朗普上台以来,美国已将资本主义国家本真面貌暴露得淋漓尽致。
单方面提升关税壁垒,从禁止华为建设5G基站,到限制芯片出口、科技领域的对抗,乃至对TikTok的全面围剿,无不暴露出西方国家眼中唯有资本,缺乏道义底线的真实面目。
战争频发。
中国坚定不移地行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,在外交领域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,同时在经济领域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。
随着我国自身不断迈向富强,亦在积极引领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共同迈向繁荣之路。
我国现已成功构建了众多多边贸易组织,其中包括中非经贸合作组织、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等。
在与这些国家开展贸易往来的过程中,我国的工业产品得以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,同时,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亦迎来了更为宽广的施展舞台。
此外,"一带一路"倡议的提出,更是将我国在经济领域的辉煌成就向外扩散,助力了更多国家的繁荣与发展。
在过去十年间,150多个国家及30个国际组织相继加入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。自2013年至2022年,中国与参与共建的国家间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达到19.1万亿美元,年均增长率更是达到了6.4%。
一系列措施共同指向了一个明确的方向,即中国无需诉诸战争。
仅需促进合作、进步与互利共赢,即可妥善维系与周边国家的贸易纽带,进而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与繁荣。
西方国家长期沉浸在掠夺与殖民的过往中,自然难以领悟中国模式所蕴含的先进性。
正因为此,西方国家才会对中国的崛起产生不服,进而试图阻挠我国的长远发展。
不愿战争,不惧战争
当然,中国绝不会主动挑起战端,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面对挑衅时选择退让,亦非表明我们对战争心存畏惧。
1950年,朝鲜战争爆发,美国公然介入其中,不仅成立了所谓的“联合国军”投入战斗,更悍然侵犯我国领空,对丹东地区进行轰炸,战火已临近鸭绿江畔。
应朝鲜政府之邀,我国果断作出“抗美援朝,捍卫家国”的战略抉择,并组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,奔赴朝鲜战场,投入激烈的战斗。
志愿军逐步掌控了战场主动,将美军逼得节节败退,最终夺取了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。
抗美援朝战争,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侵略者强加于我国人民的一场战争,同时也是新中国立国之战的标志性事件。
此役不仅彰显了新中国的军事实力与国家威仪,更使得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迅速攀升。随之而来,国内的经济建设与社会改革亦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稳步推进。
1979年,越南频繁发起挑衅,边境地区民众的生产生活遭受严重破坏。在多次劝诫未果后,我国不得不作出决策,对侵犯我国领土的越南军队采取自卫反击行动。
短短一个月之内,我军便将越军击溃,收复了越南北部众多关键城市。
然而,我国此次的自卫反击行动,旨在遏制越南的狂妄气焰,与西方国家的侵略战争性质迥异。因而,在取得胜利之后,人民解放军迅速撤军,主动结束了战事。
显而易见,中国拥有捍卫国家的主权与领土的强大力量,但始终选择不将其转化为侵略性的武器。
当前,西方国家在台海、南海等议题上频繁炒作,甚至肆意挑起战争气氛。我国秉持和平发展理念,然而面对战争威胁,我们绝不退缩。
西方国家试图以战争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和壮大,这不过是妄自尊大的幻想,荒谬至极。
结语
坐拥广袤疆域与庞大人口,我国的发展与崛起堪称历史的必然趋势。
我国亦绝不会效仿西方那血腥的原始积累路径,而是坚定不移地立足于本土,开拓出一条充满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之道。
夏虫难语冰,西方人士或许永远难以领会,我国为何不主动发动战争。这一态度,正凸显了文明与野蛮、先进与落后之间那清晰的界限。
十大股票软件排行榜揭晓,正规股票配资官网入口,配资可信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