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潍坊寿光市,农民只需通过手机,便能实时监控大棚内的温度、湿度、光照等数据,巡检机器狗则能代替农业技术人员,巡检蔬菜生长情况,便利后续蔬菜长势、病虫害防治评估工作。
在青岛电信与赛轮青岛工厂联合打造的“5G+工业互联网轮胎智能工厂示范线”数智化车间内,每一条轮胎在成型时都会植入RFID芯片,能实时追踪轮胎从原料采购、生产制造到用户使用的全生命周期数据,实现质量追溯与精准服务,让轮胎生产效率提升40%,产品不良率降低至0.3%。
这些场景背后,一场由数据要素驱动的产业变革正在齐鲁大地加速铺开。2024年,山东数字经济规模占比超49%,撑起经济“半壁江山”的背后,正是这场“数字+实体”的深度共舞。
数实融合,技术是“开山斧”。没有硬核技术,数据就是躺在硬盘里的“死数字”,实体产业也难破“转型关”。山东的破题之道,藏在一个个“从 0 到 1”的突破里。
从浪潮集团自主研发了3大类9款服务器高端芯片,实现计算型、均衡型、存储型服务器100%全国产整机系统方案设计,新增整机服务器销售收入10.9亿元,到歌尔光学开发行业首款30度单层树脂衍射光波导产品,建立10万+全球人体数据库及业界首款适用于AR/VR设计的标准人体分类模型,新增产值79亿元,围绕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重点方向,山东以“揭榜挂帅”“赛马制”攻克数字技术“卡脖子”难题,让实体经济有了“用数”的“金刚钻”,这些技术突破像一把把钥匙,打开了数据要素流向实体产业的大门。
数实融合,场景是“试验田”。数据好不好用、实体转得顺不顺,田间地头、工厂车间的实践最有发言权。山东的融合场景,早已不是实验室里的概念,而是看得见、摸得着的产业变革。
在农业领域,“从田间到餐桌”的数字产业链让生产、加工、销售全流程可视化,破解传统农业“看天吃饭”的困局;在工业领域,5657家“晨星工厂”以数据驱动、AI 赋能实现提质降本,112个“产业大脑”让产业链协同更高效。这些场景不是实验室里的概念,而是山东大地上正在发生的产业变革。
从18家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到46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,从群体式培育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产业产值增长超40%的人工智能企业,山东正构建“龙头引领、中小协同”的数实融合企业矩阵。全国首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服务1.67万家企业的实践,更破解了中小企业“不愿转、不会转、不敢转”的痛点,让融合浪潮惠及每个市场主体。这些场景像毛细血管,让数据养分渗透到实体经济的每个细胞。
数实融合,制度是“红绿灯”。数据这东西,放得太松易出乱,管得太死难流动。山东的制度创新,正在给数据流通立规矩、划跑道。
当全国都在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时,山东发布的《关于加快释放数据价值、加力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意见》),为这场变革按下了快进键。20项任务条条务实,明确到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10%的目标,更是给这场融合定下了时间表。
《实施意见》紧密结合我省实际,提出许多新的特色任务。比如,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方面,提出强化人工智能核心要素供给;协同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方面,提出有序推进源网荷储数字协同、智能升级;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方面,明确创新城市数字服务消费场景,培育数字新产业新业态等。
比如,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方面,推动“整体授权+分领域授权+依场景授权”的模式,分别明确了授权运营的路径和方法,既提高了效率,又保障了安全。在企业数据授权使用方面,引导行业龙头企业、互联网平台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双向公平授权,相当于在企业间建立更高效的“数据朋友圈”,共同做大市场。数据资产入表制度落地,则让“看不见的数据”变成“能交易的资产”。这些制度创新让数据流通有章可循,为融合扫清障碍。
数实融合,生态是“营养土”。单靠一两个企业、一两项技术撑不起“数实融合最强省”,得有政策、设施、人才拧成的合力。
政策上,“算力券”“语料券”“模型券”等政策组合拳,给企业真金白银的支持;“一盘棋”推进机制,让20个部门协同发力;制定出台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包,丰富数字经济“投贷债”,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,给企业真金白银的支持。
基础设施上,加速构建“济青双核心,通联海内外”的骨干网络布局。深化“千兆山东”建设,加快“双千兆”普及提质,“双千兆”网络将向自然村延伸;加快5G网络升级演进,今年计划新增5G-A基站超1万个;出台低空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,建设5G-A通感一体基站100个,助力低空经济发展。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“万物智联”发展,5G轻量化基站覆盖全部应用区域。加速万兆光网试点部署,推动60个试点取得实效。
人才上,支持校企合作共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,重点培养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。强化数字经济人才政策支持,健全数字人才职称评价体系,实施企业骨干数字素养提升行动,让数字技术人才在山东扎根、成长、贡献力量。
从车间到田间,从实验室到产业园,山东的数实融合故事还在续写。当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从“两股绳”真正拧成“一股劲”,不仅能撑起经济“半壁江山”,更能在数字经济的赛道上跑出“山东速度”,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数实融合的“山东方案”。
(大众新闻记者 刘笑笑 刘姝彤)
十大股票软件排行榜揭晓,正规股票配资官网入口,配资可信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